林泉高致 发表于 2009-5-10 06:54

漫说取巧

先来看看取巧的字义:
巧,技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利于人,谓之巧。——《墨子•贵义》
刻雕众形,而不为巧。——《庄子•天道》
而取巧在通常的意义上指用巧妙的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躲避困难。
特别是在儒道哲学中,巧或取巧常与伪相近,而与真相对,含贬义。如“巧言令色”等。

林泉高致 发表于 2009-5-10 06:55

中国的文字非常有趣,在做人方面“取巧”有投机之嫌,但在雕刻工艺中“取巧”却是一项顶顶重要的手段,符合“巧,技也”的本意。“取巧”的这种意义究竟最早在何时出现,已无稽可考。据说“取巧而为”这种表示透其所好,相机而为的“巧做”成为了今天取巧工艺的精神延伸,这也许就是最早的出处。

林泉高致 发表于 2009-5-10 06:56

应该说,“取巧而为”最早出现在传统玉雕工艺中,形成一套完备的工艺技法,然后推广到其它材料雕刻领域。

林泉高致 发表于 2009-5-10 06:58

商代已出现我国最早的俏色玉器——玉鳖。

林泉高致 发表于 2009-5-10 06:59

商代已出现我国最早的俏色玉器——玉鳖。
林泉高致 发表于 2009-5-10 06:58 http://bbs.3000sc.com/images/common/back.gif

林泉高致 发表于 2009-5-10 07:07

与玉雕相比,寿山石雕要年轻得多,且在材料的珍稀性,色彩的丰富性,需处理瑕疵等方面有相似之处,这种移花接木的借鉴应是顺理成章的(这只是一种猜测)。这方面可参看本版龙锦营" 与古为徒之二----从历代玉器造型谈起",其中有很精妙的论述和可参照的图片。

夔龙 发表于 2009-5-10 07:16

听课m1

林泉高致 发表于 2009-5-10 11:17

听课m1
夔龙 发表于 2009-5-10 07:16 http://bbs.3000sc.com/images/common/back.gif
谢夔龙兄关注!qq17

林泉高致 发表于 2009-5-10 11:18

“取巧”首在相石,即依石头的形状,大小,纹理,颜色,甚至
瑕疵的分布来设计题材,以工配石。此“巧”为巧思,巧妙的构
思。画论中讲迁想妙得,其描绘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与雕刻大致相同。所不同的是,画家通常直接面对对象而生发感兴,凭想象的移情作用与对象交流,触发灵感。而雕刻师面对的是石头,经由石头的媒介,调动积储于记忆中的表象和审美意象来进行构思和题材选择。相对而言,雕刻师比画家更受材料的限制,是“戴镣铐的舞者”。画家是胸有成竹,意存笔先,在宣纸上自由挥洒,恣意晕染;雕刻师则要依形就势,随石生发,有时表里石色的差异,纹理在深浅肌理的变化,裂格膏杂的出没无常,往往会巅覆预设的构思。这些有形的和无形的制约,可预见的和意想不到的因素,给创作戴上无形的“镣铐”,限制着艺术发挥的空间。功力差者会强行压缩造型,造成形态别扭或气势不舒展。 而用心的创作,正是在夹缝中求出路,戴着镣铐起舞,化腐朽为神奇,取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。雕刻师水平的高低,取决于其将石头之美与艺术构思完美结合的程度。

求石 发表于 2009-5-10 14:09

跟着林泉兄学习qq5
页: [1] 2 3 4 5 6 7 8 9
查看完整版本: 漫说取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