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寿山石交流平台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楼主: 石小天地大
收起左侧

精品紫砂壶------一次视觉的饕餮盛宴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3-2 11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路过,,,欣赏...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3-2 15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何道洪作品赏鉴:松竹梅提梁壶

段泥圆筒壶身,挺括雅洁。盖面贴塑褐色松段,主干为的,枝上松果、针叶历历,两只松鼠戏于其间,刻划细腻。深色梅干做成提梁棱角分明夸张,对应横陈壶面的枝牙与绿色梅花,生动地诠释出梅树冰肌铁骨、脱俗出尘的特色。翠竹为流,屈胥有致,妙不可言。
2007415237315310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3-2 15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何道洪作品赏鉴:岁寒三友壶

借鉴松、竹、梅题材来表达个人的感情和思想,圆形壶身似竹筒。此壶壶形、色、工各方面均独树一帜。其形注重意,其色重真,其工细兼精,造形艺术突出。无论正视或侧视都充满一种美的气势,足以代表当代艺术的珍品。
2007415237315310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3-2 15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何道洪作品赏鉴:松竹梅茶组(松壶)

一截松桩为壶,黑色粗皮纹路历历,去皮露骨处为段泥调砂,相映成趣。绿松果、褐松果、翠色针叶疏疏间于壶上,鲜活巧妙、生意盎然。
2007415237315310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3-2 15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周桂珍作品赏鉴:梅花提梁壶

扁圆身,扁得有趣,而且显得圆润有神,流顺壶身,的势前伸,夸张横向发展,但上饰以树节变化视觉感受,形成一股挺括向上的味道。在大圆弧提梁对应下,使整体造型有着突出的风格。由提梁延伸下来的梅枝横陈于壶身上,梅花朵朵大方秀雅,颇有与众不同之处。
2007415237315310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3-2 15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周桂珍作品赏析:曼生提梁壶

壶身与提梁比例各半,由下至上形成近梯型状,中间由肩上圆弧和隆起的半圆盖,高高的桥塑钮加以变化、缓冲,配上长直嘴,显得通壶精责有神。线条交待清晰明确,提梁内圆外方与壶身衔接自然有度。段泥料制壶,上刻冯其庸诗,更添雅趣。
2007415237315310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3-2 15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大肖婴壶

壶身圆饱周整,短直颈,下有圈足,壶口、盖延各塑成道,规整圆弧。流、把处以暗接手法衔接,以弧线过渡,流畅自然。流与把前后呼应,圆润流畅的线条,有稳实于形外的动感。朱泥色华而不艳,高雅脱俗。
2007415237315310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3-2 15:57 | 显示全部楼层
大盖扁腹壶

底印:徐汉棠制
扁腹壶身,扁而不塌,沉稳宁静。肩上弧度润泽饱满,暗接流、把,前后一气贯通,自然流畅浑成一体,韵味无穷。口延转接线条交待明确、干净利落。盖纽圆润暗与流、把呼应。做工细腻,技艺出众,且散发隽永神韵,令人再三观之,每有所得。
2007415237315310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3-2 15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菱花提梁壶
底印:徐汉棠制
菱花线条由盖中心向壶底延伸,筋囊规整协调上下相应,盖延亦作菱花形,使壶正视、俯视皆为盛开的菱花,形象秀雅出尘。扁方状壶身配以高提梁,虚实相应显得挺括有神,下有足撑起更为轻盈。流顺提梁转折向上,流畅典雅。
2007415237315310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3-2 15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周桂珍作品赏析:仿大彬三足壶

圆珠壶身秀挺可人,下有圆柱形三足,长直颈,口、盖密合无缝,桥形钮,套双圈,壶身挺直饱满、稳重有神。大圆耳与流以奇特的方式呼应着,使此壶既有传流风韵,又饱含新意。壶身刻了一株老梅,布局巧妙典雅,梅花夸张有味。
2007415237315310.jpg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中国寿山石交流平台

GMT+8, 2024-5-31 17:06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