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寿山石交流平台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查看: 52982|回复: 316
收起左侧

鎏金岁月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9-5-19 23:0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鎏金
用涂抹金汞齐的方法镀金的一种工艺,又称火镀金。鎏金主要用来装饰铜铁一类建筑构件和各式器皿。它约发明于战国时期兴盛于两汉,近现代仍在使用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5-19 23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(公元前2年)传入我国汉地,佛像艺术亦随之传来。南北朝时期,我国佛教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,佛像艺术在新的时代风气影响下也进入了空前的发展阶段,这时金铜佛像也流行起来。隋唐时期,佛像艺术随着国家的统一,政治、经济的强大和佛教的发展进入了鼎盛时期。佛教造像不再亦步亦趋于外来模式和手法,而是向着个性化、理想化的新模式发展,呈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。五代两宋时期,佛教艺术开始走向世俗化,佛像艺术中应有的神圣性和理想主义精神大大减弱,而世俗的现实性成分大大增加,佛像艺术带着浓重的世俗审美特征。元代佛像艺术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新的艺术形式,即藏传佛教造像艺术的传入和影响。明代嘉靖时,佛教艺术重新回归到汉地传统艺术风格独立发展之路。特别在万历时期,汉地佛像造像艺术独盛一时。到了清代,在康熙、乾隆的扶持下藏传佛教再度大兴,藏传佛像艺术又重新占领内地艺术舞台。
佛像艺术是一种智慧,一种人生境界,一种生活艺术。它对人类健全的心理,健康的精神具有重大的意义。
发表于 2009-5-19 23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5-19 23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
林泉高致 发表于 2009-5-19 23:49

林泉兄,速度真快啊!
发表于 2009-5-19 23:54 | 显示全部楼层
林泉兄,速度真快啊!
空界 发表于 2009-5-19 23:52

没有曹操快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5-20 00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此尊通体施金,光硕。宽额丰颐,喜悦相,双目内敛,教令纹明显,双耳垂肩,着坦右式袈裟,纳衣一角披于右肩,双手于胸前结说法印,全伽跌坐于莲花台之上。
明铜鎏金上师像
年代 :明(1368-1644)  
材质: 铜  
长: 23.7cm 公分
宽 :13.8cm 公分
高 :29.5cm 公分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5-20 00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1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5-20 00:03 | 显示全部楼层
2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5-20 00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3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9-5-20 00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4.jpg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中国寿山石交流平台

GMT+8, 2024-5-31 12:15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