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寿山石交流平台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楼主: 空界
收起左侧

藏风唐韵-(唐卡)

[复制链接]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 03:22 | 显示全部楼层
:)
调整大小 8fde4743124d63059213c6df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 03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唐卡的绘制〗
反映教礼、教规的唐卡,常见的是坛城图、六追轮回图,十全自在图,格鲁派戒律表、九宫八卦图、八大佛塔和各佛菩萨等。最常见的是“八吉祥图”(宝伞、金鱼、宝瓶、妙莲,右旋海螺、吉祥结,腾幢、金轮),还有“吉祥八物”(镜子,奶酪,长寿茅草、木瓜、右旋海螺,牛黄、簧丹、白芥)。另有七政宝图形及各式各样的图案。有的唐卡中,除了绘制宏伟的建筑群,还描绘寺院及其兴建原因、修建情景和建寺过程中降魔的神话故事,有的还绘有寺院落成后的盛大庆典场面。西藏民族类唐卡是以藏民相关内容为题材。包括他们的历史地理、神话传说、藏医药、天文历算等,还包括四大洲及风火水土图、须弥山图、西藏人的起源图,金城公主进藏图等,吉祥四瑞图也是藏族僧俗酷爱的唐卡题材。某些反映两藏历史的唐卡,常常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或连环图带的形式,每一页书面批注少量文字。有的用12种动物(牛、羊、马,鱼等)各代表一个星球。各按一定的轨道运行。这与古代汉地把天体分割为十二宫是完全一致的。历算唐卡是藏族历算家根据文成公主带来的历算书,图表等进一步发展而来的,这种藏历推算法叫“黑算”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 03:23 | 显示全部楼层
:)
调整大小 34fe832bb3c6e4eee7cd40d8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 03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:)
调整大小 46d5dc95a0fc7c5fd0135ede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 03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:)
调整大小 54f55d542ee00c40574e00da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 03:24 | 显示全部楼层
:)
调整大小 57ebed1f3d1f3adba68669eb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 03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:)
调整大小 62f95534acc8e15a241f14d9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 03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:)
调整大小 68e5858f152cd9ee503d92d8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 03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唐卡的分期〗

从时间上,我们大致可把唐卡艺术分为4 个时期。第一个时期是7至9世纪的槛筋期,即造像之初期,也就是藏传佛教的滥觞期。构图简练,多用青、黄、赤、白 4种根本显色绘成。人物造像几乎全裸,仅以梵绳、八宝为庄严,主尊画得较大,多直线。第二个时期是12世纪左右,即藏传佛教的后宏期。西藏江孜地区形成了一种以印度健陀罗、尼泊尔、汉地和西藏本土艺术风格相互影响融合的地方艺术风格流派,即江孜画派。其特点是造型比例适当,着重心理表现,突出个性特征的写实手法。第三个时期是15至16世纪,即藏族佛教艺术的繁盛期。宗教上层参与唐卡的创作活动,产生了著名的“门者画派”、“门萨画派”和“嘎玛贡画派”。第四个时期是18至19世纪,也就是唐卡绘画的鼎盛时期。这时期的艺术风格主要受到汉地工笔重彩技法的影响。它的发展前后共分为两个阶段。第一阶段是以18世纪八邦寺高僧多倾觉和曲吉牛勤所创的“新嘎玛贡”画派为其代表。这一画派学习汉族工笔画传统,重晕染、烘托、勾勒,艺术上已不满足原有的朴素、简洁风格,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所谓“二十四次明暗渲染”法来丰富画面效果。第二阶段是19世纪初所形成的“汉风”时期。“新嘎玛贡”画派在第一阶段华丽富贵的风格基础上,开始追求汉画设色雅致 、清新的风格,并将一些汉地通用的“福”、“寿”之类吉祥词绘于画中,形成了今天的唐卡艺术风格。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 03:27 | 显示全部楼层
:)
调整大小 76c2ac990ac09d1c6f068cd9.jpg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中国寿山石交流平台

GMT+8, 2024-5-31 22:01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