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寿山石交流平台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楼主: 石上歌
收起左侧

简约而不简单---石上歌藏寿山石品种小章

[复制链接]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9 15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田石,因出于田中,因而得名。又以黄色居多,故习惯上又统称田黄。田石历有“石帝”、“石中之王”的尊称。自清初以来,盛名至今不衰。田石产于寿山乡里洋、外洋之间的寿山溪,在溪的两旁水田、砂土中蕴藏着田石。田石原先并不“生”于田土里,而是附近高山、坑头、杜陵等处游离石块,由于地理变化移动到砂土水田之中,无根而璞,无脉可寻,呈自然块状,无明显棱角,它沉积于1-2米深的田地底,采掘艰难。由于长年埋藏地下,受田水、泥沙、地热等影响,使石质呈微透明,且具温润、凝腻的灵性 。田石肌理常隐含细微有致的萝卜纹。外表常裹 上一层黑色、白色或黄色的石皮,并多有红格,这些都成为田石的一个重要特征。俗语说:“无格成田”,即来源于此。     现在的田由于块度小,一般难以成章 。这是一快硬田,有天然章形,将一面锯平,就是一方随形小章。
硬田2.jpg
硬田1.jpg
硬田3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9 15:35 | 显示全部楼层
再来方黄的,黄大山通小章子
黄大山.jpg
黄大山1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9 15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还是黄的,黄房栊岩
黄房栊岩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9 15:39 | 显示全部楼层
善伯旗,产于寿山村善伯山与旗降仔山(注意,不是产旗降的那座旗降山)交界处,质微坚,少格纹,有红黄白黑紫诸色,有的色纯,有的多色交错,色泽纹理皆美,偶有金沙点。由于这种石既有善伯石之细润,又有旗降石之坚韧,且出于善伯山与旗降仔山之间,所以名为“善伯旗石”     下面这方善伯旗章从色泽粗看很像旗降,但细看还是有所不同,第一张图这面有金沙,而旗降是不会有金沙的。
照片 978.jpg
照片 979.jpg
照片 982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9 15:42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种石章是最近在大山矿脉新产石种,刀感,颜色都不错,石农名为“大山初红”
100_9548.jpg
100_9549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9 15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虎岗石又称“老虎艮石”“虎头岗”。产自虎岗山,洞开于20世纪之初,不久就没了石脉,后虽有零星出石,皆无规模。近年又凿新洞,产量亦微,所产之石质微坚实,多不透明,掺杂硬质斑纹,状如虎皮,浮起石面不易磨平,色多为杏黄或灰青,偶见通灵结晶体。
虎头岗1.jpg
虎头岗2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9 15:48 | 显示全部楼层
马背石又称“玛佩石”,产于杜陵坑山西面的山上,由于相连的两个山峰形状如同带鞍的马背而得名。马背石质地比较坚实,半透明,石性接近杜陵(现在石农多将其当杜陵买卖,也有称其为“马背杜陵”),通灵度稍逊,有红、黄、白、黑等色,以红色居多。     这方章红艳带金沙,上手手感极好!
马背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9 15:49 | 显示全部楼层
掘性杜陵。掘性的石头经常有黄皮(也有红皮的),是由于埋在地下,受土壤中矿物质的沁润形成的。
照片 1114.jpg
照片 1112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9 16:02 | 显示全部楼层
黄杜陵,色黄,因颜色浓淡深浅,分为黄金黄,桂花黄,熟栗黄,枇杷黄等,以色纯,性灵,质坚者为上。    这方还算纯的黄杜陵扁章在市场上找了很久才找到,可见“纯”之不易。
黄杜陵.jpg
黄杜陵1.jpg
 楼主| 发表于 2008-9-19 16:04 | 显示全部楼层
柳枰石,又名柳寒,产于高山北面约五公里之柳坪村。矿量大,石材巨,质粗,色暗,不透明,多含杂质,近年大量开采作为耐火材料,其中也有一些可作印材和雕艺术品者。紫红色称为柳坪紫,质细微透明;柳坪石中之晶冻者称柳坪晶,但体积很小,产量不多。
柳坪1.jpg
柳坪2.jpg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中国寿山石交流平台

GMT+8, 2024-5-20 05:09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